在C++20的标准下实现一个线程池
线程池是提前声明好的,是一种预先创建线程并重复利用它们来执行多个任务的并发编程技术。他可以对线程进行准确的资源控制,同时减少线程创建销毁的开销,并且对任务进行统一的管理。本文将讲一下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线程安全的线程池。首先是前置知识的介绍
线程std::thread和std::jthread
std::thread
是在C++11
中引入,一个std::thread
对象代表了一个真实运行中的线程句柄(handle)。因此在使用thread的时候,必须要使用join(等待线程结束)或者detach(放弃对这个线程的管理)来告诉操作系统,这个线程句柄接下来要怎么处理。std::jthread
是在C++20
中引入,在std::thread
的基础上,实现了stop_token
即取消支持。同时在离开作用域的时候,无需使用join
,std::jthread
会自己实现join
,来避免忘记使用join的情况std::thread
和std::jthread
的共同之处:- 均不支持拷贝赋值和拷贝构造,但是支持移动赋值和移动构造。原因也很简单,
std::thread
所持有的句柄是单例的,只允许移动不准拷贝。 - 在使用时,接受可调用对象来调用单参构造函数,创建一个新的线程
- 均不支持拷贝赋值和拷贝构造,但是支持移动赋值和移动构造。原因也很简单,
互斥量std::mutex
std::mutex
的引入是用来保护共享数据免受从多个线程同时访问的同步原语。在CPP
中,常见于使用std::lock_guard
和std::unique_lock
,来保证临界区的正常访问。std::lock_guard
: 简单固定,在创建锁的时候即立即固定,在生命周期结束的时候立即自动解锁。不提供unlock,lock
选项,也不允许移动。std::unique_lock
:提供lock
和unlock
的选项,同样的不允许拷贝赋值和拷贝构造,但是可以移动。它是独占式的拥有互斥量。
条件变量std::condition_variable
条件变量std::condition_variable
的出现是用于唤醒等待线程从而避免死锁。如果不采用条件变量,那么在等待进入临界区的时候,使用while(true)
检查,不仅造成了CPU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容易造成死锁。
在开发中,std::condition_variable
是与 std::mutex 一起使用的同步原语,它能用于阻塞一个线程,或同时阻塞多个线程,直至另一线程修改共享变量(条件)并通知 std::condition_variable
。
cv.notify_one()
和cv.notify_all()
:通知一个或者所有在等待的线程,检查在wait
中的条件。条件变量的等待:cv.wait()
void wait(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 );
:没有实现避免虚假唤醒(这是一定存在的,它是一种内核的行为。及没有发生notify但是却被唤醒)的方法,必须在while
循环中使用template< class Predicate >` void wait(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 Predicate pred ); //实现了避免虚假唤醒的方法,接受一个谓词类型作为参数,来判断是否发生了虚假唤醒
期物std::future
类模板 std::future
提供访问异步操作结果的机制,(通过 std::async、std::packaged_task 或 std::promise 创建的)异步操作能提供一个 std::future
对象给该异步操作的创建者
特性 | std::async |
std::packaged_task |
std::promise |
---|---|---|---|
用途 | 自动运行异步任务并返回 future |
封装函数任务,手动启动,返回 future |
显式设置结果,获取 future |
控制执行时机 | 否(由实现决定是否新线程) | 是(手动调用) | 是(你决定何时设置结果) |
可传入函数 | ✅ 是 | ✅ 是 | ❌ 否,只设置值 |
多用于哪种场景 | 一次性异步任务 | 自定义调度策略的异步任务 | 跨线程通信,或异步中断返回 |
原子量std::atomic
std::atomic<T>
提供原子性访问,即不会被线程调度打断,也不会产生数据竞争。它支持的操作如 .store()
、.load()
、.exchange()
、.compare_exchange_weak()
等都能保证线程安全。
在使用std::atomic
的时候,默认的内存顺序是 mememory_order_seq_cst
最强顺序,全局顺序一致性,编译器和CPU都不能重排序
模式 | 类比关系 | 含义 |
---|---|---|
relaxed |
自扫门前雪 | 不管别人,自己原子执行即可 |
release |
发出公告 | 把前面的写操作同步给别人 |
acquire |
等待公告 | 拿到别人发布的写操作 |
seq_cst |
一切都按顺序排队 | 所有线程看到同样的顺序 |
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是指这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存在,并且通常在工具类中使用,比如数据库链接,线程池。要实现单例模式是不是要将构造和析构函数私有,然后所有的移动,拷贝赋值构造都被delete,提供一个getinstance方法来返回全局唯一的静态的类的实例
懒汉式:在第一次调用时才构造实例;节省资源,适用于高启动性能要求或可能从不使用的单例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class Lazy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局部静态变量线程安全(C++11)
return instance;
}
LazySingleton(const LazySingleton&) = delete;
LazySingleton& operator=(const LazySingleton&) = delete;
private:
LazySingleton() = default;
};饿汉式:类加载时就初始化实例,不等用的时候才创建;实例在程序开始时就存在,一定不会为 nul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class Eager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Eager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EagerSingleton(const EagerSingleton&) = delete;
EagerSingleton& operator=(const EagerSingleton&) = delete;
private:
EagerSingleton() = default;
static EagerSingleton instance; // 饿汉式,程序启动时创建
};
EagerSingleton EagerSingleton::instance; // 定义并初始化
具体实现的线程池代码
1 |
|
在C++20的标准下实现一个线程池